丝网印刷油墨色彩的调配成分与技巧
发布者:永昌机械 发布时间:2016-5-19 9:23:57
所谓配色就是将两种以上的颜色,或是除主调色色彩之外再使用少量的色彩邻接,形成色彩的组合。彩色油墨使用前调配时,首先将色样上需要配制的颜色单独露出,正确的分辨出原稿(或原样)色彩是原色、间色,还是复色。如果是间色、复色,需要分辨出主色与辅色的比例。其次一定要根据原稿指示的色调,小样调试,待与原稿相比,颜色色差较小或相等时,方可大批调配,且时间要短,调量要适当。调的过少,造成停工,油墨色相不一,影响生产正常进行;过多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调墨通常在光线稳定或光线不直接照射的地方进行。
在丝网印刷过程中,印刷前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油墨颜色的调配,因而经常要进行油墨颜色的选择与调配。油墨颜色的调配是印刷中最为重要的一环,色彩真实再现与否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及市场空间占有率。要做到让客户满意,那您首先要了解如何通过油墨色彩的调配技巧,来提高油墨的质量。当然,有条件者最好使用全自动油墨调色机进行配色。 配色原理:在配色过程中必须考虑颜色三要素,色相、明度和饱和度。色相是颜色的基本特征,用于质的区别。配色时,首先要考虑色相是否一致,其检测方法通常是通过刮样纸刮色或者进行模拟印刷,凭人的眼睛对标准和试样进行观察比较。色明度指遮盖力,是油墨遮盖其底色的程度。遮盖力越好则其透明度越差,透明度高低影响着油墨套色的效率及受印刷基材影响的程度。色饱和度指一种颜色不被其他颜色所混杂的程度,饱和度色彩的强度,指到了缺乏互补色的程度。我们通常用基准色和标准色配制油墨,在配制专色油墨时应该用基准色或三原色配(半透明),因为这样可以保证颜色有良好的色相、亮度和纯度,配出的油墨也会非常鲜艳、明亮,更加接近大自然中的红、绿、蓝的的真实颜色。而标准色配出的油墨,色彩偏暗、色相不准、不够鲜艳,因为标准色墨本身就是混合色,所以配出来的专色墨不能符合油墨的三个属性。
胶印油墨调色时要注意三点:
a.配墨时应尽量少加不同色的油墨,色墨种类越少,混合效果越好。
b.采用“由浅入深”原则,无论配制浅色或鲜艳的彩色油墨,当色相接近样板时,要小心谨慎。不同厂家生产的油墨,最好不要混合调用,尽量采用同一厂家不同颜色的油墨进行调色,否则会产生色调不匀的现象,严重时会出现凝聚而使油墨报废。
c.有些胶印油墨是通过烘干来干燥的,浅色烘干后比未干燥的更浅,深色烘干后偏深。另外, 油墨的色调在印刷时干燥前和干燥后有否差别,是容易忽视的问题。一般来说,通过自然干燥的(溶剂挥发型油墨),承印物是塑料、金属、纸张、玻璃等,色彩不会发生变化;但若是陶瓷用的色料,由于在灼烧氧化后才显色,只能凭经验来调色。而对于通过热固、光固来干燥的胶印油墨,颜色在深浅上有变化,上面已提到过。调墨量大时,可以使用调墨机,可在短时间内完成调色。
油墨成份:溶剂性油墨组成成份是连结料、颜料、助剂、溶剂。连结料:是天然树脂或合成树脂,天然树脂中有松香、虫胶、橡胶、阿拉伯树胶等。
合成树脂,有松香改性系列、酚醛改性系列、合成橡胶、聚酰胺等,石油系、环氧系等固体树脂;醇酸、环氧、丙烯酸系液体树脂。连结料主要起连结作用,决定油墨的光滑、硬度、耐候、耐湿等性能。颜料:分无机颜料、金属络合染料、偶氮颜料等。颜料通常占油墨成份的8-35%,它的用量大小决定着油墨的浓度和细度、耐候和耐溶剂、耐药品等性能,同时还有是否含重金属性。助剂:提高油墨的适印性。溶剂:用来调粘、调干速,增加与承印物的附着力,溶解树脂为连结和助剂,分散颜料。一般油墨所用原料配方:聚酰胺树脂31.46%,异佛尔酮二氰酸酯11.66%,聚丙二醇12.5%,异丙醇43.64%,乙二醇0.62%,二辛基二月桂酸酯1.7%....。
墨量因素:在丝网印刷中有几个因素决定墨迹颜色的深浅,如丝网:同目数的情况下,丝网厚度厚则下墨少。同目数、同丝径斜纹编织的网比平纹编织的网下墨量多。网版:网版的印刷面感光层厚下墨量多,反之就少。刮印过程:刮印速度慢则下墨多。刮板与承印物夹角小下墨多。刮板软下墨量多。刮板刀口尖,下墨量少,刀口纯(圆弧型)下墨量多。除了丝网印刷中的五个变量(刮板硬度、网距、印刷速度、刮压力、油墨的适性),还应当注意承印物的颜色,在丝网印刷中承印物多数都是有颜色的,底色反射对调配色相有一定影响。
环境影响:在湿度高、温度低的情况下印刷时,由于溶剂挥发速度快,吸收墨膜周围热量而造成该处空气中水蒸汽急剧冷凝,使印刷墨膜表面形成雾气,致使墨层失去光泽。在梅雨季节中,要特别注意控制印刷的温度与湿度,保证良好的印刷效果,通常室温在21-23%最好,湿度控制在40%为宜,这都有助于色彩的真实再现。如何提高墨膜的光泽?在颜色浓度允许范围内加入适量调墨油;在印刷薄膜表面涂层罩光油或者调墨油;增加油墨透明度,选用透明度高油墨或加入适量调墨油,利用光滑,反射力强,基材的反射增加光泽:防止基材表面吸附,合理改进基材印刷面的光滑程度;
配色方法:首先要考虑色相是否一致,观察色样时最好在白天室内间接光源下进行比较,不宜被阳光直射。晚上观样时,推荐使用荧光灯管,也可使用自制混合光源,主要是便于观察色样。其检测方法通常是通过刮样纸刮色或者进行模拟印刷,在鉴定纸左上角放标准油墨,右上角放配色油墨,用刮刀在与刮色纸近乎垂直的角度用力展平薄敷部分和以倾斜角度轻力快速展开厚敷部分。待油墨表面干燥后,可在薄敷部分观察油墨色相,在黑带部分鉴定油墨遮盖力、透明度;在厚敷部分判断两者之间光泽的差别并观察整个颜色外观,通常黑色及彩色油墨采用白刮色纸,而白墨则采用黑刮色纸。印刷中承印物有颜色的,推荐用模拟印刷,凭人的眼睛对标准和试样进行观察比较。油墨的调配可分为深色油墨及浅色油墨的调配。所谓深色油墨的调配是指仅用原色油墨进行调配而不加任何冲淡剂,凡是加入冲淡剂调配而成的墨称浅色油墨。调配时根据印刷需耗的油墨量,并以色彩分析确定的主色墨和辅色墨及其比例,将主色墨和辅色墨一起调和均匀。深色油墨的调配分单色、间色、复色3种。单色指由一种原色油墨调配而成。间色指由二种原色油墨调配而成的。而复色指由3种原色油墨相混合调配而成的。
注意事项:
1)油墨调色应尽可能采用油墨厂生产的色相相同的定型油墨,定型油墨的色彩度要比用二个颜色的油墨调色的彩度高;
2)若要用多种油墨配色,应尽量利用颜色接近的定型油墨为主进行调配;
3)配色时,应尽量减少油墨的品种,因为配色的油墨品种越多,消色比例愈高,会降低墨色的明度和彩度,故能用两个颜色能调配得来的就不用三个;
4)塑料薄膜是非吸收性材料,不能用稀释剂来冲淡色墨,应加入白墨来冲淡;
5)不同厂家,不同品种的油墨不混用。这会影响白墨的光泽、纯度和干燥速度的。特别是稀释剂,因没有一种油墨是万能的,承印物的材料品种很多,所以选用油墨时,油墨中的连结料树脂一定与承印物的材质相适应,否则会影响到附着力,因油墨中的溶剂是对承印物有溶蚀作用,所以油墨才能与工件结合的牢。由于油墨中树脂不同,所以溶剂也不同,若乱用或错用会影响到油墨的成色和油墨的综合性能。如:附着力下降,耐溶剂差,丝印适性不好等。严重的会使油墨结块从而导致生产报废等。
综上所述,调配油墨颜色时,必须认真把握好每一关口,才能调配出好的色彩来。丝印油墨色彩的调配须要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经验。调的次数多了就熟练了。
文章整理:丝网印刷设备,玻璃丝印机,线路板丝印机,丝印机 /product-1.html
在丝网印刷过程中,印刷前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油墨颜色的调配,因而经常要进行油墨颜色的选择与调配。油墨颜色的调配是印刷中最为重要的一环,色彩真实再现与否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及市场空间占有率。要做到让客户满意,那您首先要了解如何通过油墨色彩的调配技巧,来提高油墨的质量。当然,有条件者最好使用全自动油墨调色机进行配色。 配色原理:在配色过程中必须考虑颜色三要素,色相、明度和饱和度。色相是颜色的基本特征,用于质的区别。配色时,首先要考虑色相是否一致,其检测方法通常是通过刮样纸刮色或者进行模拟印刷,凭人的眼睛对标准和试样进行观察比较。色明度指遮盖力,是油墨遮盖其底色的程度。遮盖力越好则其透明度越差,透明度高低影响着油墨套色的效率及受印刷基材影响的程度。色饱和度指一种颜色不被其他颜色所混杂的程度,饱和度色彩的强度,指到了缺乏互补色的程度。我们通常用基准色和标准色配制油墨,在配制专色油墨时应该用基准色或三原色配(半透明),因为这样可以保证颜色有良好的色相、亮度和纯度,配出的油墨也会非常鲜艳、明亮,更加接近大自然中的红、绿、蓝的的真实颜色。而标准色配出的油墨,色彩偏暗、色相不准、不够鲜艳,因为标准色墨本身就是混合色,所以配出来的专色墨不能符合油墨的三个属性。
胶印油墨调色时要注意三点:
a.配墨时应尽量少加不同色的油墨,色墨种类越少,混合效果越好。
b.采用“由浅入深”原则,无论配制浅色或鲜艳的彩色油墨,当色相接近样板时,要小心谨慎。不同厂家生产的油墨,最好不要混合调用,尽量采用同一厂家不同颜色的油墨进行调色,否则会产生色调不匀的现象,严重时会出现凝聚而使油墨报废。
c.有些胶印油墨是通过烘干来干燥的,浅色烘干后比未干燥的更浅,深色烘干后偏深。另外, 油墨的色调在印刷时干燥前和干燥后有否差别,是容易忽视的问题。一般来说,通过自然干燥的(溶剂挥发型油墨),承印物是塑料、金属、纸张、玻璃等,色彩不会发生变化;但若是陶瓷用的色料,由于在灼烧氧化后才显色,只能凭经验来调色。而对于通过热固、光固来干燥的胶印油墨,颜色在深浅上有变化,上面已提到过。调墨量大时,可以使用调墨机,可在短时间内完成调色。
油墨成份:溶剂性油墨组成成份是连结料、颜料、助剂、溶剂。连结料:是天然树脂或合成树脂,天然树脂中有松香、虫胶、橡胶、阿拉伯树胶等。
合成树脂,有松香改性系列、酚醛改性系列、合成橡胶、聚酰胺等,石油系、环氧系等固体树脂;醇酸、环氧、丙烯酸系液体树脂。连结料主要起连结作用,决定油墨的光滑、硬度、耐候、耐湿等性能。颜料:分无机颜料、金属络合染料、偶氮颜料等。颜料通常占油墨成份的8-35%,它的用量大小决定着油墨的浓度和细度、耐候和耐溶剂、耐药品等性能,同时还有是否含重金属性。助剂:提高油墨的适印性。溶剂:用来调粘、调干速,增加与承印物的附着力,溶解树脂为连结和助剂,分散颜料。一般油墨所用原料配方:聚酰胺树脂31.46%,异佛尔酮二氰酸酯11.66%,聚丙二醇12.5%,异丙醇43.64%,乙二醇0.62%,二辛基二月桂酸酯1.7%....。
墨量因素:在丝网印刷中有几个因素决定墨迹颜色的深浅,如丝网:同目数的情况下,丝网厚度厚则下墨少。同目数、同丝径斜纹编织的网比平纹编织的网下墨量多。网版:网版的印刷面感光层厚下墨量多,反之就少。刮印过程:刮印速度慢则下墨多。刮板与承印物夹角小下墨多。刮板软下墨量多。刮板刀口尖,下墨量少,刀口纯(圆弧型)下墨量多。除了丝网印刷中的五个变量(刮板硬度、网距、印刷速度、刮压力、油墨的适性),还应当注意承印物的颜色,在丝网印刷中承印物多数都是有颜色的,底色反射对调配色相有一定影响。
环境影响:在湿度高、温度低的情况下印刷时,由于溶剂挥发速度快,吸收墨膜周围热量而造成该处空气中水蒸汽急剧冷凝,使印刷墨膜表面形成雾气,致使墨层失去光泽。在梅雨季节中,要特别注意控制印刷的温度与湿度,保证良好的印刷效果,通常室温在21-23%最好,湿度控制在40%为宜,这都有助于色彩的真实再现。如何提高墨膜的光泽?在颜色浓度允许范围内加入适量调墨油;在印刷薄膜表面涂层罩光油或者调墨油;增加油墨透明度,选用透明度高油墨或加入适量调墨油,利用光滑,反射力强,基材的反射增加光泽:防止基材表面吸附,合理改进基材印刷面的光滑程度;
配色方法:首先要考虑色相是否一致,观察色样时最好在白天室内间接光源下进行比较,不宜被阳光直射。晚上观样时,推荐使用荧光灯管,也可使用自制混合光源,主要是便于观察色样。其检测方法通常是通过刮样纸刮色或者进行模拟印刷,在鉴定纸左上角放标准油墨,右上角放配色油墨,用刮刀在与刮色纸近乎垂直的角度用力展平薄敷部分和以倾斜角度轻力快速展开厚敷部分。待油墨表面干燥后,可在薄敷部分观察油墨色相,在黑带部分鉴定油墨遮盖力、透明度;在厚敷部分判断两者之间光泽的差别并观察整个颜色外观,通常黑色及彩色油墨采用白刮色纸,而白墨则采用黑刮色纸。印刷中承印物有颜色的,推荐用模拟印刷,凭人的眼睛对标准和试样进行观察比较。油墨的调配可分为深色油墨及浅色油墨的调配。所谓深色油墨的调配是指仅用原色油墨进行调配而不加任何冲淡剂,凡是加入冲淡剂调配而成的墨称浅色油墨。调配时根据印刷需耗的油墨量,并以色彩分析确定的主色墨和辅色墨及其比例,将主色墨和辅色墨一起调和均匀。深色油墨的调配分单色、间色、复色3种。单色指由一种原色油墨调配而成。间色指由二种原色油墨调配而成的。而复色指由3种原色油墨相混合调配而成的。
注意事项:
1)油墨调色应尽可能采用油墨厂生产的色相相同的定型油墨,定型油墨的色彩度要比用二个颜色的油墨调色的彩度高;
2)若要用多种油墨配色,应尽量利用颜色接近的定型油墨为主进行调配;
3)配色时,应尽量减少油墨的品种,因为配色的油墨品种越多,消色比例愈高,会降低墨色的明度和彩度,故能用两个颜色能调配得来的就不用三个;
4)塑料薄膜是非吸收性材料,不能用稀释剂来冲淡色墨,应加入白墨来冲淡;
5)不同厂家,不同品种的油墨不混用。这会影响白墨的光泽、纯度和干燥速度的。特别是稀释剂,因没有一种油墨是万能的,承印物的材料品种很多,所以选用油墨时,油墨中的连结料树脂一定与承印物的材质相适应,否则会影响到附着力,因油墨中的溶剂是对承印物有溶蚀作用,所以油墨才能与工件结合的牢。由于油墨中树脂不同,所以溶剂也不同,若乱用或错用会影响到油墨的成色和油墨的综合性能。如:附着力下降,耐溶剂差,丝印适性不好等。严重的会使油墨结块从而导致生产报废等。
综上所述,调配油墨颜色时,必须认真把握好每一关口,才能调配出好的色彩来。丝印油墨色彩的调配须要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经验。调的次数多了就熟练了。
文章整理:丝网印刷设备,玻璃丝印机,线路板丝印机,丝印机 /product-1.html
相关新闻
- [2019.08.02]丝网印刷设备在印刷胶水过程中产…
- [2016.12.06]丝网印刷机印刷工艺要点
- [2021.06.24]丝印机的品质好根据五大方面判断…
- [2015.03.09]丝网印刷机按压印方式的分类
- [2019.08.01]丝网印刷设备刮刀速度及角度怎样…
- [2016.12.05]服装行业丝印生产方案
- [2021.06.22]平面丝印机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 [2014.06.09]玻璃丝印油墨为什么难附着
- [2019.07.29]丝网印刷设备如何控制油墨
- [2016.12.03]什么是普通丝网印刷机?
- [2021.06.19]怎么调节全自动丝印机的尺寸
- [2015.03.07]丝印机与移印机技术原理及适用范…
- [2019.07.26]丝网印刷设备印刷时油墨在印刷之…
- [2014.10.11]丝网印刷机械,糊盒机的未来在哪里…
- [2016.12.02]丝印机是用来做什么的
- [2021.06.17]丝印机印刷过程中空白处的无规则…
- [2019.07.24]丝网印刷设备提高使用寿命的三大…
- [2016.12.01]如何选择合适的丝印机
- [2021.06.11]丝印机的品质好根据五大方面判断…
- [2015.03.06]丝印技术之影响透墨量的五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