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业数字化是未发发展的必然选择(二)
发布者:永昌机械 发布时间:2015-8-19 8:50:51
商业模式尚待摸索
在我国,数字出版虽然在产品内容与种类上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作为一个产业,还未形成业界普遍认同的商业模式。具体来说,在产业链上游,数字厂商对数字出版期望过高,而传统出版单位的态度却比较漠然;在产业链的中游,几家大的数字媒体提供商的数据整理存在很大的相似性,开发浪费较大;在产业链的下游,电子图书、数字期刊等的营销还主要依赖机构消费者,尚未完全形成市场化。
和传统读物不同,数字出版物必须通过显示器才能进行阅读,这一特点不符合人们自从纸张发明以来养成的阅读习惯。目前,数字读物虽已摆脱了个人电脑的束缚,平板电脑、电子书Kindle、各种类型的手机等都可以成为数字出版物的载体,它们便于携带,但有一点不能改变:都需要借助屏幕显示内容。据统计,在相同的阅读时间里,显示屏造成的视觉疲劳程度要高于纸张。因此,要改变消费者长期以来形成的阅读习惯,适应新的阅读方式需要一个过程。
成熟的数字消费市场还未形成,这也是制约数字出版高速发展的一大因素。如何提高图书的在线增值服务,从而让读者乐意付费,成为出版社目前面临的一大难题。
数字出版发展势头不容忽视
尽管困难重重,但经过多年的发展,数字出版所表现出的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巨大的产业潜力已经有目共睹,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
对于传统出版企业向数字化转型,首先,要考虑投入、产出的比例。开展数字出版应理性决策,在投入之前计算出一个可以承受的投入产出比。其次,要让数字化为出版社的战略目标服务。数字出版是手段而不是目标,应该先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让数字出版成为实现目标的一种手段。在具体的技术应用上,应针对企业的需求进行技术选择,要克服“最大就是最好、最贵就是最好”的盲目心理。根据出版单位的规模、应用范围等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技术,同时可通过一些技术指标来分析技术提供商提供的产品性价比是否合适、技术是否实用。对于技术提供商的选择,与其看技术提供商的产品不如看他的服务,包括其技术团队是否稳定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数字出版需要传统出版企业、数字技术公司等各方通力合作,才能真正形成新的赢利模式。因此,积极进行体制和机制改革,与新的合作方建立新颖的合作关系,重塑角色定位,对于传统出版单位来讲,尤其显得迫切和重要。
现阶段,传统出版企业和数字技术公司在合作方式上,大多还停留在委托数字加工和委托数字分销的初始阶段。为此,我们深切地呼唤传统出版企业与数字技术公司进行深层次的合作,积极探索新的业务模式,共同开展数字出版业务。
刚刚面临企业化转型,又迎来了数字化之变,对于过惯了“幸福生活”的传统出版业来说,这些变化来得太猛烈,但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不管是被动出击还是主动应战,走数字化出版之路都是未来出版的必然选择。
文章整理:丝网印刷设备 /news.html
在我国,数字出版虽然在产品内容与种类上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作为一个产业,还未形成业界普遍认同的商业模式。具体来说,在产业链上游,数字厂商对数字出版期望过高,而传统出版单位的态度却比较漠然;在产业链的中游,几家大的数字媒体提供商的数据整理存在很大的相似性,开发浪费较大;在产业链的下游,电子图书、数字期刊等的营销还主要依赖机构消费者,尚未完全形成市场化。
和传统读物不同,数字出版物必须通过显示器才能进行阅读,这一特点不符合人们自从纸张发明以来养成的阅读习惯。目前,数字读物虽已摆脱了个人电脑的束缚,平板电脑、电子书Kindle、各种类型的手机等都可以成为数字出版物的载体,它们便于携带,但有一点不能改变:都需要借助屏幕显示内容。据统计,在相同的阅读时间里,显示屏造成的视觉疲劳程度要高于纸张。因此,要改变消费者长期以来形成的阅读习惯,适应新的阅读方式需要一个过程。
成熟的数字消费市场还未形成,这也是制约数字出版高速发展的一大因素。如何提高图书的在线增值服务,从而让读者乐意付费,成为出版社目前面临的一大难题。
数字出版发展势头不容忽视
尽管困难重重,但经过多年的发展,数字出版所表现出的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巨大的产业潜力已经有目共睹,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
对于传统出版企业向数字化转型,首先,要考虑投入、产出的比例。开展数字出版应理性决策,在投入之前计算出一个可以承受的投入产出比。其次,要让数字化为出版社的战略目标服务。数字出版是手段而不是目标,应该先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让数字出版成为实现目标的一种手段。在具体的技术应用上,应针对企业的需求进行技术选择,要克服“最大就是最好、最贵就是最好”的盲目心理。根据出版单位的规模、应用范围等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技术,同时可通过一些技术指标来分析技术提供商提供的产品性价比是否合适、技术是否实用。对于技术提供商的选择,与其看技术提供商的产品不如看他的服务,包括其技术团队是否稳定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数字出版需要传统出版企业、数字技术公司等各方通力合作,才能真正形成新的赢利模式。因此,积极进行体制和机制改革,与新的合作方建立新颖的合作关系,重塑角色定位,对于传统出版单位来讲,尤其显得迫切和重要。
现阶段,传统出版企业和数字技术公司在合作方式上,大多还停留在委托数字加工和委托数字分销的初始阶段。为此,我们深切地呼唤传统出版企业与数字技术公司进行深层次的合作,积极探索新的业务模式,共同开展数字出版业务。
刚刚面临企业化转型,又迎来了数字化之变,对于过惯了“幸福生活”的传统出版业来说,这些变化来得太猛烈,但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不管是被动出击还是主动应战,走数字化出版之路都是未来出版的必然选择。
文章整理:丝网印刷设备 /news.html
相关新闻
- [2022.01.19]丝网印刷设备印刷过程中死机了怎…
- [2016.04.06]网版印刷的准备工作
- [2015.02.06]丝网印刷机的调整
- [2014.05.22]丝网印刷向数字进发,以电商为辅力…
- [2018.12.05]全自动丝印机的设计步骤有那些?
- [2020.03.10]丝网印刷设备怎样印刷塑胶产品
- [2017.06.30]丝印机油墨颜色的检验方法
- [2022.01.17]丝网印刷设备对油墨质量很看中?
- [2016.04.05]丝网印刷设备线路板全自动丝印机…
- [2018.12.03]如何保证丝印机的品质
- [2020.03.07]半自动丝印机与全自动丝印机的区…
- [2017.06.29]丝网印刷中油墨很重要
- [2015.11.06]丝印机的发展动向
- [2014.09.18]精密丝印机要走的路还很远
- [2022.01.14]节假日停工丝印机该如何保养维护…
- [2016.04.02]丝网印刷中晒版机必不可少
- [2015.02.05]丝印技术小技巧
- [2018.11.30]丝印机有哪些使用规范
- [2020.03.05]丝印机印刷过程中空白处的无规则…
- [2017.06.28]丝网印刷机印刷油墨不牢固的原因…